从今年初开始,加强版的“限塑令”在全国各地开始正式实施,细心的朋友可能已发现,在直辖市、省会城市等地的超市和商场中,一次性塑料袋已经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带有可降解标识的塑料袋。既然是可降解,那它算哪类垃圾?应该扔到哪个垃圾桶中呢?
可降解塑料袋相比于普通塑料袋,主要不同之处在于不含一般塑料袋中的聚乙烯成分,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能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物质。那么可降解塑料算哪类垃圾?记者在街头随机询问了十多名市民。
看来很多人对这样的一个问题都拿不准。带着疑问,记者咨询了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垃圾分类主管部门。
上海市静安区绿化市容局环卫科工作人员:不管是不是可降解,这个都是扔到干垃圾桶,因为可降解的塑料袋并不适用于我们现有的处理方式。
看来在很多城市,可降解塑料袋目前都是建议放进其它垃圾桶中。既然是可降解,为什么不能直接跟有机物混合在一起呢?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根本原因是受可降解塑料袋的降解过程和目前垃圾解决能力之间并不匹配。
可降解塑料制品虽然能够在自然环境下降解,但降解速度十分缓慢,在目前的垃圾处理设施中,通常要增加很多附加值才能以较快的速度降解。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在工业化堆肥的条件下,它一般要求你的温度要在55度以上,要有丰富的氧气,含水率大概也要在60%这样适宜的水平,还要足够长的时间,大概1到2个月的时间,能够发生完全的降解。
专家介绍,解决能力的缺乏是可降解塑料制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可降解塑料制品最适合的解决方法是进行好氧堆肥处理,但我国各地兴建的厨余垃圾处理设施中,大约80%采取的都是厌氧发酵处理技术,采取好氧堆肥技术的设施只有10%左右。
此外,处理时间限制也是一个制约因素。在北京市的阿苏卫垃圾综合处理中心,记者看到天天都会有近千吨厨余垃圾运到这个地方进行处理,为了加快周转率,厨余垃圾在好氧堆肥车间只进行21天的堆肥,低于可降解塑料制品最少一到两个月的降解时间,很难保证充分降解,对资源化利用带来不利影响。专业的人建议,可降解塑料制品的推广不能冒进,应该循序渐进稳步进行,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扩大解决能力的建设。
其实不单单是可降解塑料制品,在减塑和环保的理念下,很多塑料制品的替代品都进入到我们的日产生活中,比如纸吸管就是最近非常热门的环保替代品。但随之而来的是很多人对纸吸管实用性的争论。专家觉得,很多替代用品只是减少了普通塑料的使用,而却未必有塑料制品实用,而且也并不一定就比塑料更环保。 减少塑料污染,不能仅仅把注意力放在替代品上,还是该同步推广循环使用的理念,摒弃一次性消费的文化。
在社交媒体中,很容易看到花了钱的人纸吸管的吐槽。这篇网络帖子的作者就历数了自己被奶茶店纸吸管折磨的经历,不仅难以戳破塑料膜,吸吮起来还很费力,最重要的是一杯奶茶还没喝完,吸管就先变形粘连了。但在专家看来, 这类纸制品的问题不仅仅在于使用不方便,它们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样很严重。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纸是从哪来的,主要是树木来的。树木的生长需要土地、需要水份、需要化肥还需要砍伐再去加工,整一个完整的过程当中,其实它都带有污染物的排放。纸的吸管,有一些它外面也有一层塑料的膜,它其实是塑料跟纸的一个混合材质,更加地难处理,最后没有很好的方法得到回收,其实只能进入到焚烧设施当中去处理。整体上来讲,并不一定说纸的吸管就比塑料的吸管在环境的影响上面有优势。
专家认为,现阶段很多塑料制品的替代品还在不断地摸索之中,并不能很好地起到替代作用,限制塑料制品使用,还需要从增加循环使用和减少环境泄漏两方面着手。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实际上塑料的问题,核心的问题是一次性,而不是塑料本身。我们该摒弃的其实就是一次性消费的文化,很多东西你要做到物尽其用,就塑料的这些制品,我尽可能重复使用,循环去使用,再生去使用,而不是我用一次就扔。第二个就是不管你是用了什么样的,纸的也好还是玻璃的也好,都应该做好分类投放,让它能够各得其所。
在炎炎夏日,当高温炙烤着大地,河水在阳光的直射下仿佛也带上了几分“热辣”。然而,在这看似艰苦的环境下,杭州等地的河道保洁工作却并未因此停歇,反而因科技的介入而变得更高效与人性化。水上垃圾桶作为水上保洁设备,成为了河道保洁工作中的得力助手,为守护碧波、美化环境贡献着不可忽视的力量。
传统河道保洁工作往往依赖于人工打捞,这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在高温等恶劣天气下,对保洁员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峻挑战。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水上垃圾桶等智能设备的引入,为河道保洁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水上垃圾桶利用水动力学、水循环控制、负压和大功率潜水泵等先进的技术,能自动收集水面漂浮物,如浮萍、水葫芦、塑料袋等,极大地减轻了保洁员的工作负担。
水上垃圾桶通常被放置在河道垃圾容易堆积的区域,它们能24小时不间断工作,自动收集并储存漂浮物,有很大效果预防了垃圾在水面的扩散和积累。
这种智能化的工作方式,不仅提高了保洁效率,还确保了河道的持续清洁。对于保洁员而言,他们只需按时进行检查和清理水上垃圾桶内的垃圾,就能轻轻松松完成大面积的河道保洁任务,非常大地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而且即使是高温天气,水上垃圾桶也能轻松应对。它机身采用SUS304不锈钢材料质地,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可以在极端条件下正常工作,解决了高温天下河道保洁的问题,让环卫工人也能延续中午休息时间,减少在高温天下的工作时长。
水上垃圾桶的引入,不仅带来了保洁工作的便捷与高效,更在实质上推动了河道环境的改善。
首先,它有实际效果的减少了河道中的漂浮物,提升了水质,为水生生物提供了更加适宜的生存环境。其次,清洁的河道环境也提升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此外,水上垃圾桶的自动化作业还降低了人工打捞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障了保洁员的人身安全。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水上垃圾桶等智能设备的引入,为河道保洁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们不仅减轻了保洁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在实质上推动了河道环境的改善和生态平衡的维护。
随着更多科学技术产品的涌现和应用,河道保洁工作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为守护碧波、美化环境贡献更大的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这是我自己画的彩色的龙,这是我用废纸壳做的房子,这是我用黏土捏的社区的样子......”6月3日,在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顺江社区的“变废为宝,物尽其用”手工艺术展上,小朋友们指着自己的作品给其他人介绍着,语气里满是自豪。
从刚刚过去的“践行新时尚分类志愿行”2024年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以来,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持续营造全社会参与垃圾分类良好氛围,在活动中充分的发挥儿童、妇女、志愿者、新就业群体等各方主体作用,多方联动掀起全民关注垃圾分类的新热潮。
从“废品”到“作品”,让日常废弃物“大变身”。在顺江社区持续开展的“变废为宝,物尽其用”手工艺术展上,展出了社区联动学校、机构、家庭广泛征集而来的,包括轻黏土创意画、水粉油彩画、旧物手工改造、环创美工设计等类型的近千幅艺术展览作品,将合美展廊装点得童趣十足,也吸引了在绿道遛弯儿回家的叔叔阿姨和上下班路过的年轻人驻足于此,在“家门口”欣赏艺术。
“在创作时不仅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李果果小朋友利用家中废弃的旧纸杯、废纸壳为原材料制作出了梵高眼中的《星空》,她说,通过个人的创作更了解废物的再使用价值,坚定了节能环保的生活理念。
结合国际“六一”儿童节主题,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中海社区组织开展了“绿色徒步”活动,50组亲子家庭从中海体育公园出发开展徒步打卡活动,全程约3.5公里,途中借助绿道的自然环境,家长们引导孩子观察周边植物生长情况,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对自然科学兴趣,在亲近自然、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除此以外,徒步过程中,社区志愿者还通过路边的宣传小品,向孩子们详细的介绍了分类垃圾桶的区别以及生活中的垃圾分类小知识,鼓励孩子们争做环保小卫士,一同营造和谐、文明、环保的居住环境。
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联合四川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顺江社区“公园里的家”共同举办了“红领巾爱祖国”六一主题队日活动暨“低碳庆六一童梦唱未来”儿童音乐集市。在低碳环保集市和游园体验区,每位参与活动的儿童通过可回收物兑换“碳能量币”以及体验闯关游戏获取“碳能量币”的方式,得到启动资金,可以在现场使用这笔“碳能量币”在“红领巾”集市购买自己心仪的物品。此次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意和才华的平台,更让他们通过红领巾二手集市、再生资源回收、环保宣讲活动等,体会到了绿色生活的乐趣和价值,也激发了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您好,这是需要您配送的外卖订单,另外包装上附带一份垃圾分类知识彩页,让我们大家一起随餐入户,让更多的居民学习垃圾分类、践行低碳环保。”5月26日上午,天骄西路社区携手辖区连锁店、新就业群体、微网格员共同开展“分类新时尚,低碳齐参与”活动,社区工作人员向外卖小哥简单讲解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并将垃圾分类宣传卡随同外卖物品一起交到外卖员手中,鼓励他们在工作过程中为居民住户派发宣传单、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利用“外卖小哥”进楼入户的便利和餐饮商家客流量大、覆盖面广的优势,逐步扩大宣传覆盖面与影响力,让新就业形态劳动群体成为社区基层治理的“生力军”。
另一边,天骄西路社区的环保科普现场活动也在进行着。活动前一周,天骄西路社区工作人员前往星巴克收集咖啡渣,分摊晾晒,早早的为今天的活动做准备。“各位明白吗?咖啡渣的多孔木质结构和化学特性,使其成为制作祛味香囊的绝佳材料。经过烘干处理的咖啡渣,被巧妙地放入精美的香囊中,不仅能有效去除异味,还能散发出淡淡的咖啡香气,让人心旷神怡”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可触、可感、可知、可得的环保科普体验,向我们讲述解答如何变“啡”为宝,帮大家认识咖啡渣二次利用的价值,和现场居民一起开启咖啡渣创作,共同探索环保新时尚。
“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久久为功。通过近期一系列环保主题活动,我们将多元力量整合起来,赋能绿色新时尚,聚焦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探索垃圾分类新路径,推动垃圾分类融入居民生活新日常。”合作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结合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持续营造全社会参与垃圾分类良好氛围,着力形成社区、连锁企业、多方联动,以灵活的形式、丰富的载体在辖区内持续开展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共计组织并且开展22场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72场垃圾分类培训;完成辖区内生活垃圾户外公益广告投放点位500余个;完成垃圾分类入户宣传68000余次,向辖区居民发放有关的资料70000余份;悬挂横幅、张贴海报条112张,印发宣传制品40000余份,居民参与率达70%。
合作街道还着力抓好小区的示范创建,打造各具特色的垃圾分类示范样板,通过打造示范小区、示范门店探索不一样的区域的简易便行的分类模式,推进辖区生活垃圾分类氛围营造,持续扩大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覆盖面。以宣传周为契机,合作街道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行动进社区、进小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商超,让分类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下一步,街道将联合社区持续开展垃圾分类系列主题活动,常态化拓展垃圾分类宣传新途径、新方式,更广泛、有效地发动社会力量,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将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喻大亨)
穿越千年时光,共襄龙舟盛举——2024天府端午龙舟会暨第28届新津龙舟赛开幕
保险,让每一步前行更有底气丨国寿寿险2024年“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活动启幕
近来,汉阳区墨水湖小学展开“咱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迎候春天”主题班会,经过引导学生发现美丽的春天,为学校的废物桶规划环保宣扬海报,上百份海报规划稿参加投稿。
“我不装星斗大海,我只装你的点滴”“你不要的,我都要”“废物也有自己温暖的家”……同学们在海报上规划了新颖的宣扬语。二(8)班徐佩琪同学规划了“丢掉废物 没有烦恼”的四格漫画,将自己的烦恼扔进废物桶,由一只心爱的小鹅废物整理员帮助丢掉后,就剩余高兴了。孩子们充溢童趣的言语和构思爆棚的规划让“不乱扔废物”这项行为规范教育变得生动有趣。
墨水湖小学大队辅导员肖玉老师说:“经过这次主题班会带领孩子发现日子中的美、维护夸姣的环境,并发明美的海报著作宣扬维护自然环境的理念。获奖海报著作将会印在学校废物桶上,成为学校文化宣扬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孩子们成为美丽学校的规划者。”(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 记者杨幸慈 通讯员丁嘉欣)
9月7日,在和众泽益的支持下,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大街举办了一场独具匠心的智能废物桶制造活动,旨在经过实践与立异,逐渐推进废物分类常识的遍及,进步居民的科学素养和环保知道。
此次活动不只展示了科学技术立异在环保范畴的使用,还激发了社区居民对废物分类的浓厚兴趣。
活动现场,专业讲师为现场居民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环保常识讲座,浅显易懂地讲解了废物分类的含义、办法及当时环境面对的应战,让居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入的知道。
讲座完毕后,进入智能废物桶制造环节。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居民们充沛的发挥构思,使用木板、传感器、彩绘东西等资料,制造出一个个既有用又充溢构思的“简易版”智能废物桶,展示了居民们的才智和巧思。
此次活动不只是一次环保教育的生动实践,更是社区居民一起参加、携手共建夸姣家乡的生动描写。未来,六里屯大街将持续探究更多立异方法,引导社区居民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日子,让绿色成为社区最亮丽的底色。